翻一些摄影报刊,我时常遇到一些看不懂或很难看懂的文章,就象吃涩柿子。读这种"涩柿子"文章,大部分的脑力都要花费在弄清词词句句的意义,即使把文章的语词结构搞得差不多了,仍感到未能贯通全篇内容,只好再啃。其实这类文章中所讲的总是往往并不深奥,也没有多么线强的哲理性,从根本就没有必要借一些玄而又玄的哲学词语来表达。一篇文章若语言不通俗,不深入浅出,那么其内容,意境再好,也很难让人们喜欢,我不但很为这类"涩柿子文章"的作者惋惜,同时也担心,如果这种不良的文风不能得到人们的注意,时间长了恐怕又要形成一种"现代怪文"了。这不仅关系到吾辈,也不利于后辈。 如今有些人拍照片大有以"抽象"为新、为美、为"现代"的风气,与这种故弄玄虚的现代派"摄影家"相响应,也就生出了一些故弄玄虚的现代派"理论家"。这些人的绝招就是把一些老掉牙的观念用东捡西借来的"新词儿"说一遍,内容空泛陈旧,读起来拗口。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个别老理论工作者的文章中。 我觉得搞理论研究,要抱着朴实态度,要少一点功利、虚荣。要少一点功利、虚荣。要经常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文化根基,否则没有任何办法能避免自己学术研究和理论创作的枯竭。 我很爱读我国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文章。他的文章篇幅一般都不太长,且行文如水,语词生动优美;读他的文章就象是品一杯上好的清茶,清香淡雅而又回味无穷,喝了一杯还想再喝。 其实不管是拍照片还是写文章,达到"平谈之中见突兀"的境界者才是真功夫的表现,而那些"突兀之中见平淡"的文章,则是作者遮掩自身空虚的一种表现,也是不会有读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