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中国摄影在线 首页 摄影大家 查看内容

唯心所现——谢炳润摄影

2025-2-8 15:20| 发布者:cphoto| 查看:423| 评论:0|原作者: 谢炳润|来自: 谢炳润

摘要:前 言 观察是人与生俱来的,初生小孩的婴儿床上总会挂著旋转公仔,当转动时就会睁大眼睛,用好奇的眼神注视著,时而惊讶,时而傻笑。长大以后,被太多事情分散注意力,又有规则及限制,眼界变得狭窄,对周遭环境也 ...
前  言

       观察是人与生俱来的,初生小孩的婴儿床上总会挂著旋转公仔,当转动时就会睁大眼睛,用好奇的眼神注视著,时而惊讶,时而傻笑。长大以后,被太多事情分散注意力,又有规则及限制,眼界变得狭窄,对周遭环境也失去兴趣。摄影是创意与猎奇的艺术,如没有敞开的心,就觉得没有什麽好拍摄。谢炳润在退休之后遇上疫情,这三年的空窗生活,无论是生活习惯或是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多出了很多时间,这段日子拍了很多照片,而且是用手机拍摄,也因为手机可以随手拿出来,能掌握到最佳时机,改变了他的拍摄态度。
       《唯心所现》是指在当下环境当中的所见所在,当我们没有察觉,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当我们注意到,就是你的记忆之一,当你意识到并记录下来,就是你的作品。在身边擦身而过的事何其多,摄影师怎样去取捨,要靠他的眼界及内涵。这次谢炳润用了七个类别配以文字解说他的作品,将城市景观、建构改造、发现艺术、旅游反思、光影构图、生活气息及生活境界去说明作品的拍摄动机,从中也窥视到他的态度,用相片去说出他自身对这个**的想法。
       如果说谢炳润的上一个个展《重构》是以旁观者将澳门城市的结构诠译出来,这次《唯心所现》就似洋葱掰开皮一样,从心去剖析出来,代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静默的观察、接触及发掘,抛开色彩,为观赏者带来最直观的感觉,城市故事的瞬间片段,将来或成为一道美好的回忆。
       此次展览荷蒙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发展基金及市政署支持赞助,本会各名誉会长及顾问关怀指导,新闻界朋友协助宣传,工作人员热心工作,使展览得以玉成,谨代表本会致以衷心感谢!
澳门数码摄影学会
施援程 理事长
二零二三年十一月


序  言
街拍,不是拍街

       过去十年,街头摄影在香港和澳门地区都非常流行。摄影爱好者们似乎都经常提到“街头摄影”,这确实是一个相对容易入门的摄影类型。然而,我们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其字面意义。有些朋友可能错误地认为“街头摄影”只是拿著相机走到街上拍摄街景照片。虽然街头摄影确实发生在街头,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条件,其实“街头摄影”应主要以纪录人们的生活为目标。因此,“街头摄影”应该包括人物、他们的活动,或与他们相关的元素,例如日常生活的细节、装置或物件等。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场景不应受摄影师的干预。
       近年来,围绕街头摄影师是否应该在拍摄前请求许可这一议题一直存在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明确答案的讨论,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因此,作为一名街头摄影师,我的唯一标准是:不干预。换句话说,我不会请求许可,也不会冒犯他人。
       从谢炳润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作品都是在没有干预受摄者的情况拍摄。无论以较远距离拍摄的行人,或近距离拍摄的生活,都捕捉到人们生活的气息。从他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街头摄影的价值,那就是能真实记录人们的生活。这类型的摄影作品可能看起来不够吸睛、可能没有宏伟的景观、欠缺刺激的动作和引人入胜的光影效果。即使按照构图的标准来评估,你也会发现它们的构图可能随意而自在,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些场景一样。然而,当你懂得如何细心阅读这些图像,你就会发现这些都可能是忽略的没有重视的事物,但时间飞逝,这些场景最终会消逝。一段时间后,你将意识到这些图像的珍贵。
       把摄影分为三个方向:画意、纪实和观念,而我最强调的是它摄影的记录性。每张照片本质上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们可能看似平凡,但它们包含宝贵的时刻。作为街头摄影师,我们的目标不是短暂的讚誉,而是留下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宝贵印记。
       这就是街头摄影的重要性。
澳门数码摄影学会名誉顾问 伍振荣
(前 香港树仁大学新传系高级讲师/IPA国际摄影大赛评委)

部分作品欣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