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大城名园 红土情思”生态文学、摄影比赛启动仪式暨广东散文诗学会采风沙龙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科艺社区华南植物园举行。 此次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科艺社区联合广东散文诗学会、广州市天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天河区人大长兴街道工委、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共同主办,长兴街“双百”社工站、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琪林里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领前律师事务所、广州美天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助举办。 广州、佛山、清远等地的作家采风团与社区辖内的文学爱好者、各大中小学校的艺术社团的学生近100人,一同参观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和中科院华南国家植物园,随后在华南植物园举办文学、摄影讲座和社区生态文化沙龙,活动同时通过华南植物园“琪林科学讲坛”进行线上直播。 与会嘉宾围绕“共建绿美社区,推动社区生态文化发展,讲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相得益彰的科艺故事”展开研讨。“由广东散文诗学会、科艺社区等联合主办的“幸福社区·美丽科艺”系列文化活动,把生态文化理念融入社区治理,有效提升社区凝聚力,为我们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绿美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海表示,“我们将与天河区文联、作协,长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等各界继续携手并肩,努力将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建设绿美社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长陈恵琼在讲话中提到,2023年,广东散文诗学会和社区联动,建设长兴街科艺社区华南国家植物园创作基地,以党建引领打造一个以生态文学为特色的集作家创作、研讨、活动、对外传播以及文学惠民的综合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优秀作品,逐渐形成“社区文学模式”,打响 “社区文学创作”品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在发言中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般向采风团细数园中花草树木,并就开拓植物研究和文化传播跨界交流提出了“植物+”的构想,希望各界联动,深挖华南植物园的历史文化底蕴,书写植物的故事,推动园区生态文化建设。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所党委书记、广东省土壤科学博物馆馆长曾晓舵,与大家分享了博物馆专家团队倾心编著的科普图书《土生土长——广东土壤解读》。她解读了广东省科学院生态与环境研究所建所65年来,一代代红壤人秉承“情系红土,根植南粤”的理念,凝聚成的“胸有家国情怀,肩有潜研担当”红壤精神,希望文学创作者在深入采风中感受到土壤的神奇、土壤的美以及蕴藏在土壤中的无尽力量……从而创造出更多艺术精品。 在摄影沙龙讲座环节,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摄影摄像技术教研室主任董鸿新以“摄影的灵魂--构图艺术”为主题,从“标准、取景技巧、构图”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向参与者分享摄影技巧。 在采风中,大家了解了广东土壤科学发展历程,参观陈列丰富的土壤标本展馆。展馆内种类丰富的土壤、岩石标本也让来宾大为惊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土壤种类,感觉很神奇,很震撼。真没想到细小的土壤颗粒竟然能孕育出鲜活多彩的生命。”参与活动的社区中学生代表留言。在有“中国南方的绿宝石”美誉的华南植物园,趁着初秋雨后的清凉,文友们参观了植物园温室景区群,一同漫游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景观,感受园中绿美的清新和惬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林延军 李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素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