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罗海韵 3月12日,成都当代影像馆光场讲堂邀请艺术家尹韵雅导览《潮间带》,随后,诗人翟永明、策展人王庆松与之进行三人对谈。 出生于四川的尹韵雅是PDN年度摄影奖的获得者,她的作品从影像出发,结合装置、录像、诗歌等媒介展现变化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思考。 1 灵感来源于对潮汐的观察 以自然现象反映**形态 展览现场 “安妮·伦勃朗曾在小说《安格斯·格雷》中写到,‘我的脚步最先踏上坚硬不破的沙地;自从昨晚的潮水冲刷了昨天最深的印记之后,我之前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践踏过它们。’”展览自述中引用的这段话,解读了“潮间带”这一概念。 带领观众参观展览时,尹韵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海水在月球的作用力之下潮起潮落,潮间带因此不断被海浪淹没又重塑,这让她联想到发生着急速变化的时代。潮间带的生物在变化的环境中发展出强大的生存能力,那人类应当如何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在以燕子为观察对象的摄影作品中,她用候鸟的迁徙作为乡愁的隐喻,即便是飞翔过程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燕子仍旧靠着顽强的生命力飞越严冬,征服了朔风与沙滩,这就像人们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发展,迎接未知的挑战。 展览现场 在非线性录像作品《徊》中,演员与水相交取自《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盛,以其无以易之”,该作品在既定的时空规律中以暂时性的肢体语言实现对重力与自然秩序被打破的“假象”,重构了“人”与“水”的关系。“通过后期倒放的录像呈现水倒流,这种假象好像是人可以战胜自然原有的动力,但重力显然是无法被打破的,我用钟乳石滴水的声音替代了瀑布的声音,去叠加这种虚构感。”她认为循环播放演员进入和离开水域的影像,能够引发人们思考,人类如何与环境和谐共生。 “小城的乡村,美丽且广阔/在这里,可以放风筝来庆贺春风,也可以放烟火来庆贺节日。”在摄影作品《今天,像昨天一样庆祝》中,尹韵雅展现了人和乡村的原初关系。在《如果不能走得更远,便从更高处看》中,两个青年男女站在江水中的礁石上,男性托举起女性来提高视野的古典构图,隐喻着双方与远方的世界产生连接。 展览《潮间带》中的作品勾勒出崭新的城市、陈旧的乡愁、生机勃勃的个体,尹韵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微的感受力,让生活的印记在瞬息万变中重新显影。 2 三位嘉宾坐而论道 跨界艺术传承互通 活动现场 在导览结束后的对谈环节中,三位嘉宾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于时代的思考,关于文学、诗歌与影像之间的关系,他们也做出独到的阐述。从个人经历到艺术创作理念,再到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三位嘉宾从各自的角度,聊到跨艺术门类之间如何传承互通,以及个人表达如何从专业领域向更为复杂的**背景延伸。 “我们有两种距离/一种是面对面,如此之近/另一种则背对背,如此遥远/无论何时,这两种距离加起来,都等于地球的周长。”尹韵雅的这首诗暗喻了摄影和诗歌的距离,也折射出一种“文化乡愁”。 策展人王庆松说:“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是强调经典画面,但年青一代包括尹韵雅,他们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状态。尹韵雅的作品里充满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我们作为两代人,有着遥远的距离,但我们有相似的感触,她的诗歌和摄影作品都让我挺感动的。” 谈到时代发展中的变化与不变,三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离开家乡的经历。诗人翟永明回忆起她在国外生活的日子:“出国一趟的距离微不足道,但母语的乡愁却凌驾于地理距离之上,我是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汉语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无论走到哪里,我还是会有对文化地理的眷恋,对母语文字的牵挂。” 展览现场 王庆松讲起北漂十年的经历,证明自己的愿望驱动着他不断启程,飘零感让他以外来者的目光重新审视故乡,所有**性的叙述以纪实摄影的形式构成记录时代的传记。王庆松的纪实摄影与尹韵雅在《潮间带》里做的影像记录,有着精神层面的呼应与契合。 而翟永明在写作中对于母语的回归,让尹韵雅联想起自己的留学经历,“我在英国的时候,反而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语言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摄影是我与观者交流的桥梁,我希望能用中国人的方式去呈现我的感知,既能回归中国的文化传统,又能表达人类共同的感知。”因此,她选择将朦胧的诗意嫁接在具象的影像中,以模糊微妙地感知再现摄影中的显像现象,耐心地等待着观者与自己共情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