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摄影在线 首页 摄影大家 窦海军 查看内容

人生,要与史上的顶尖人物攀谈

2021-12-15 09:12| 发布者:cphoto| 查看:11051| 评论:0|原作者: 窦海军|来自: 铁蹦豆儿

摘要:导语:与顶尖人物攀谈是一种精神生活这种体验刺激、过瘾,催人涅槃顶尖人物的顶尖作品可以读一辈子你有多深,它就有多深布列松是摄影的顶尖人物不妨将之纳入我们攀谈的人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酒逢知己饮,诗向 ...
导语:
与顶尖人物攀谈是一种精神生活
这种体验刺激、过瘾,催人涅槃
顶尖人物的顶尖作品可以读一辈子
你有多深,它就有多深
布列松是摄影的顶尖人物
不妨将之纳入我们攀谈的人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伯牙,钟子期。

这些说的是“知音”。
知音的生活,使平淡平庸的日子开出花朵。
使干涩萎靡的心灵沐雨临春。
然而知音的多少与精神高度无关,苏轼的知音几许?贩夫走卒的知音几多?
于是,鲁迅便给瞿秋白写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高于知音生活享受的,便是与史上顶尖人物的攀谈生活。
多数现代人有条件与史上的顶尖人物攀谈,然而知音生活与攀谈生活感受不同——前者舒适、快乐,后者震撼、涅槃。攀谈生活还多了一道受虐的门槛,使得很多人被挡在了攀谈生活的门外。其实不是“被挡”,而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还有这样一档美妙的攀谈生活,或者虽然意识到了,却没有方法、勇气迈过这个“不适的门槛”。于是,世界的这一样貌就形成了——顶尖之思者孤寂,大众平庸。
知音生活是花蜜、甜酒;与顶尖人物的攀谈生活是老白干、威士忌。

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是人类阶段性认知的开拓者,他们是领域的塔尖人物,他们影响世界,他们改变历史。
顶尖人物不易过气,人文领域的顶尖人物尤其很难过气。他们思想、作品的寿命,远远长过他们的生理寿命。于是,柏拉图、歌德、鲁迅、米开朗基罗、巴赫至今没有过气。
顶尖之人是领域性的,但他们的价值、意义又是超领域的。他们影响了社会,也影响着众多个体的人。
有没有与史上顶尖人物攀谈的能力及习惯,实在是测量一个人生命质量、心灵状态、精神高度的尺子。

摄影史的顶尖人物之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1908——2004)。人们奉他为摄影大师中的大师,他的名字几乎就是摄影的代名词。
即使我们连个“摄影爱好者”都算不上,也不妨将布列松纳入我们的攀谈人选,这好比即使不怎么听音乐,只要是个有着精神追求的人,就不该漠视巴赫、贝多芬。
(注:“卡蒂埃-布列松”是复姓,单称“布列松”,相当于简称欧阳修为“欧”。)

一个追求高品位精神趣味的人,求知会是他的习惯。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在叹息“知无涯”,何况今日?可见,摄取知识的效率问题不可小觑。
提高求知效率的大法之一,便是“通过阅读顶尖级的东西,与史上的顶尖人物攀谈。”三四流的东西阅读一辈子,都难以实现高境界的自我升华。一个通透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博览群书,而是读透了几本“伟大的书”。每一本伟大的书,都可以读一生。
顶尖级人物的顶尖级的作品(顶尖人物的作品不都是顶尖级的),包含了人类智慧中的大量精华,而人类所认知到的“深层真理”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历史发展。貌似奔腾繁杂的思想发展史,不过是那点“深层真理”的局部放大、细化、精解罢了,不过是言说表达的时代化演变而已。于是,便有了怀特海的这句话:“西方哲学一路走来,不过是在为柏拉图作注脚。”

1839年,很有商业头脑的法国人达盖尔申报了他的“银版法”摄影专利,即使摄影术的发明之前已经存在,但“摄影术发明人”的桂冠,还是牢牢地戴在了达盖尔的头上。
摄影术这一科技发明,在科技、艺术等领域具有改变历史的作用。想一下影像在当代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我们便会于司空见惯中发出惊叹。
摄影术发明之初,还把西方绘画吓了一大跳,画家们瞬间笼罩在“马上要被活埋”阴云中。惊恐之下,吃惯了“写实饭”的画家们只能另谋他路。于是,西画便开始了在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路上奔跑至今。
绘画,终归是人类艺术史上最殷实的家族之一,它被摄影“逼迫”脱离了写实,在“表现”的路上跑了几步后回首一看,摄影这个“艺术暴发户”,却在“再现”的泥泞路上爬行、挣扎。于是,绘画的恐惧消失了,“绘画蔑视摄影”的历史也开始了。虽然艺术史也给了摄影艺术一席之地,却非常之吝啬。
1839年之后的百多年间,诞生了众多的摄影大家,而1951年出版的艺术史著作——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却只收录了一幅传统摄影作品。书中写到,“这位摄影家与当今的任何画家一样令人尊敬。”
——呵呵,终于有一位摄影家能够与画家一样“令人尊重”了。呵呵。
这位摄影家便是布列松。
很难说布列松较高的审美起点与他的富裕出身无关。走向审美的高端,大凡是有闲有钱人的事情。一个深陷“996”,忙于温饱还房贷的人,如何能够长时间沉醉于艺术的想入非非?
一个人的审美品位,首先与个体修养有关,更是环境的产物。不良的社会形态,是扭曲大众审美形态的巨大力量。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审美品味,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集中表现于这个时代的“庆典美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布列松艺术生命的萌芽时期,虽然不久欧洲局部就诞生了“纳粹法西斯美学”,但这终归不是欧洲的美学正统,持续的时间不过10年左右。这一短暂的审美怪胎没有使布列松深受其害,更不足以造成欧洲大众审美世界的荒芜、粗鄙,然而这个“美学”若是统治欧洲七八十年,又将是什么情况呢?

与顶尖人物攀谈,有可能造成“眼高手低”。然而“眼高手低”还有“手高”的希望,若是“眼低手低”,就希望渺茫了。青年布列松,照样是眼高手低的。

1.影响布列松命运的一张照片

非洲推销家族产品回来不久(1931年左右),布列松在期刊上看到了一张照片(图1)。这张照片对于布列松一生的职业选择意义重大,使青年布列松下定决心以摄影为业。

▲ 图1 马丁·芒卡西 摄。

1977年布列松在一封信中写道,这张照片充满了“如此强烈,如此即时,如此快乐的生活,这样一位奇才,时至今日,我还是为他的作品感到陶醉。”他接着写道:“这使我突然意识到摄影可以通过瞬间达到永恒,就是这幅照片影响了我。”注意,“通过瞬间达到永恒”很重要。这个“关键短语”较抽象,读者很容易不经意地放过它,殊不知,这是一个极高的美学境界、艺术境界。可见,布列松那时对于艺术的理解就很在行。
照片取材于东非的坦噶尼喀湖畔。四个裸体黑人男孩(左侧的那一只手也算一个人吧)奔向浪花飞舞的湖水。
这幅作品首先给人以原始、自然、快乐、无拘无束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便可以激发读者们的各种联想,诸如生命的状态、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发展的利弊等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商业化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初,已经使西方的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社会情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与我们今天诟病高楼大厦、“朝九晚五、三点一线”,进而想念慢生活,想念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想念朴实和善的人际关系,想念人性、情感的肆意流露,是一个样的。芒卡西拍摄了这张照片,布列松喜欢这张照片,都是以上面所述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为基础的,而布列松所说的“通过瞬间达到永恒”,大概便是在说,“通过黑孩子奔向自然之水的瞬间,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自由、快乐的永恒愿望”。
你看黑孩子的肌肉、身材是多么的原始而又健康;你看他们奔跑的身姿是多么的美丽。虽然是背影,但读者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那欢乐的情绪,想象出他们那自然质朴的笑脸。
几个生活在近乎原始文明环境中的黑孩子,竟然把工业文明下的现代文明人的情感与灵魂引向了天堂,这分明就是用照相机演奏的《欢乐颂》。

好的艺术作品,大多有好的内涵,也定要以好的艺术形式来呈现。
这张照片的形式独特、美妙、意味深长、几近完美。
黑人是较难拍的,因为他们的黑皮肤很难还原成层次丰富细腻、反差适中的影像。芒卡西将黑孩子处理成半剪影的效果,解决了上述的矛盾。
这幅作品形式最大的魅力,当然是三个孩子的绝美体态,但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要点——白色的浪花。
浪花的白色将黑孩子近乎剪影的身躯映衬得清晰强烈。试想,如果背景改成灰色的湖水,这张照片的整体影调一下子就会变得很“闷”,这不但会使视觉效果差了很多,还会使自由、欢快的气氛黯然失色。照片中,孩子们的欢快与远处腾溅的浪花相得益彰,这自然之水、上帝之水仿佛在兴奋地呼唤着“孩子们!快来吧!”。
照片左侧的一只手该不该剪裁掉?
我们猜想,这只手的入画,很可能不是芒卡西的有意为之,因为抓拍这种高速运动的画面,摄影师做不到这样精细的控制。当底片冲出来后,芒卡西一定为这只手而踌躇了一番——裁不裁掉它呢?裁掉它,画面就是倾向古典风格的封闭式构图,还会使左侧的空间变得局促;不裁,有点别扭,却是一个具有现代感的开放式构图。芒卡西最终选择了后者。这不仅是当时“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在作祟,还应该有另一个原因——这只手“将作品的指示空间及读者的想象空间大大地扩展了”。有了这只手,奔向浪花,奔向湖水的,就不只是这三个黑孩子了,而是无数的孩子,而是全人类。
艺术史上的顶尖人物,无非是知道了“什么是好”,并寻到了一些好的表现方法、途径,还要付出超常的劳动量。我们通过与这些顶尖人物的攀谈,会高效率地知道“什么是好”,甚至也不难知道“好的方法途径”,只是我们永远也实现不了那个劳动量。
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多领域的“行动高手”,但不妨成为多领域的“认知高人”,因为在认知范畴,有着“一通百通”“殊途同归”的特性。即使我们成了“认知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该心满意足了。

2.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
不说说“决定性瞬间”,似乎就不是在说布列松。
《传奇布列松》的文字中显示,“决定性瞬间”这一概念并不贯穿于布列松摄影生涯的始终,它主要适用于、作用于布列松马格南时期新闻报道性的拍摄时期。
书中引了一句布列松本人对于“决定性瞬间”的解释——“我想要抓住一幅影像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的精髓。”
这句话高度凝练却不免晦涩,中文翻译也有待商榷。我们不妨用更加符合汉语通俗语境的一句话给予表述:“任何事物在演进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瞬间的表象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此事物的本质,这便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摄影师抓住这个瞬间,并赋予适度的形式美,就形成了一幅优质照片,也就是抓住了“决定性瞬间”。
谈到“决定性瞬间”,人们常以这张照片(图2)为例,因为布列松抓到了此人跳跃过程中很有趣的瞬间。其实以此为例并不是很贴切的。这张照片的题材简单、被摄事件缺乏社会价值,作品的内涵不够丰厚,加之拍摄年代较早(此时布列松还没有清晰地建立起“决定性瞬间”的概念),致使这张照片与“决定性瞬间”的关系不是很大,它更侧重的是一个“趣味性瞬间”的抓取,而“决定性瞬间”的关键,是事物“内在本质性与表象的关系”问题。图片

▲ 图2 圣拉扎尔火车站背后,巴黎,法国,1932年。

这大名鼎鼎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是一个具有哲学、美学意味的说法,它凝练、深刻,具有一定的真理性。然而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这一理论的具体实用性又是很有限的。因为它只是个抽象性、概括性的说法,具体的应用效果,还是取决于摄影师的修养、能力。
拍摄时抓住“决定性瞬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做事要抓住要害”。这当然是令人心服口服的真理,但什么是要害,如何抓住要害,却比弄懂这个大道理困难很多。

3.读懂布列松的作品
顶尖人物的顶尖作品,读懂二三,比较正常;读懂五六,基本就要是专业人士了。能够读懂八九的人,则凤毛麟角。因为对于顶尖级人物及其顶尖级作品准确、深刻的理解,广深的知识与个人天赋是不可或缺的,达到二者的合一,不易。

许多摄影家面对布列松的作品,照样一头雾水,原因之一便是没有花功夫真的“阅读”过布列松,而即使一个摄影外行,若是读懂了布列松的六七成,便大有可能超越那些按了几十年快门的摄影家(匠)——不是摄影技术方面的超越,而是摄影认知、艺术认知方面的超越。拍了一辈子,都是在摄影的中低境界徘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理解“什么是好”,是因为他们缺乏与顶尖人物的攀谈。一辈子都在喝不入流的红酒,自然无法理解一流货的好处。偶尔喝上一杯,也是稀里糊涂、不明就里。
其实,布列松的作品不怎么高深玄秘,不过是摄影“杨家有女初长成”时期的东西。他的价值在于,全面打通了摄影与生活,与社会、与思想,与艺术的通路。他的这种“打通”虽然不免稚气,然而在他死去近20年后的今天,很多摄影家不但没有“打通”,甚至不理解这个“打通”的含义。这反衬了布列松的伟大,也是他今天还不失价值、意义的因由。如果鲁迅所揭示、批判的东西今天早已销声匿迹,还会有那么多人充满激情地爱他、恨他、怕他吗?
理解并不高深的布列松的作品,无需很高的修养,却也要了解他作品诞生的思想背景及社会背景。

布列松的这幅著名的作品(图3)因何著名?它到底表达了什么?
一对衣着不平常的年轻男女在街上荡秋千,有什么好的?明明是一幅“扫街”之作,却在布列松晚年的一本总结性画册中做了封面。

▲ 图3 欧仁之家,吉约纳维尔桥,法国,1938年。

原来,这对下层年轻人刚刚结束了教堂婚礼,在回家路上嬉戏,他们的幸福喜悦溢于市井街巷。他们的礼服是租来的,马上就要还回去。这张照片,表达了布列松对于底层民众的关注、同情,是他善良、悲悯之心的具体反映。知道了这张照片的背景资料,读懂了它的内涵,也就不会将之混同于那类空洞花哨的“扫街”照片了。
只了解一张照片的背景,不足以读懂更多的照片。下面这张(图4)继续令人发懵。

▲ 图4 塞纳河畔的周末,法国,1938年。

阅读了《传奇布列松》后才豁然开朗。原来,在布列松的人生脉络中,有着“追随超现实主义”“反殖民主义”“反工业化劳作”“坚定的共产主义支持者”“关于权力的反省”等思想观念的阶段。这些思想观念与其一生的拍摄紧密相连。不了解这些,便很难找到理解布列松及其作品的钥匙。
这幅河畔休闲的照片频见于布列松各种版本的作品集,它与荡秋千的那一幅本属于同一个思想背景、社会背景下的作品,并属于同一个拍摄专题。
和当今欧美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当年的布列松有着明显的“白左”倾向。他很关注无产阶级底层人的生活、命运。那时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欧洲也还甚嚣尘上。
其具体的社会背景是,1936年,激进社会主义党和共产党的联合组织“人民阵线”在法国立法机关大选中大获胜利后,很快通过了一个法案——为每一位在岗工人提供两周的带薪休假。它使原本舍不得无薪休假的无产阶级劳动者得以享受带薪休闲的快乐。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应共产党画刊《观点》杂志的约稿,布列松拍摄了这些底层工人、职员乐于休闲的照片。这些照片后来成为了布列松很受欢迎的一批照片。
布列松为这个专题拍摄了许多照片,而荡秋千的这一张,又是这批照片的点睛之作,有着“标识性”的意义及地位。
这批照片的表象是下层劳动者快乐休闲的场景,其深层的内涵,则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人权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与布列松的“三观”很相符。照片中这对新人的喜悦,也是无产阶级的喜悦,也是布列松个人的内心喜悦。
从摄影创作的角度讲,布列松这个专题拍摄的启示是,一名社会生活纪实摄影师,只有建立起自己深刻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只有关注时代的深层变革,只有不失同情与悲悯,只有守住内心的善良,只有敢于批判现实,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才可能拍出好的照片。

20世纪30年代,布列松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及参与者,就此他拍摄了大量的支持共产主义运动的照片。1939年,当苏联与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后,布列松的认知有所改变,并销毁了这方面的大量底片。
布列松来过中国两次。第一次是国共政权更替的节点——1948年。到达中国后,他多次努力想进入解放区拍摄,都未被允许。作为一名曾经的共产主义者,布列松1949年在上海却拍了一幅意味深长的照片,而且后来他在苏联也拍摄了类似的一些照片,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政治洞察力及预见性的摄影专题。中文版的《传奇布列松》,竟然没有删除这个专题的作品。

再看下面这张貌似浅薄的照片(图5)。

▲ 图5 美国酒店,迈阿密,美国,1957年。

美国迈阿密一家酒店室外游泳池的岸上,一位毛茸茸的丈夫正在给日光浴的妻子涂抹防晒霜。难道这不是日常生活的浮光掠影吗?难道是这个“毛绒绒”的家伙吸引了布列松?这张照片是要表达夫妻恩爱吗?抑或是要表达有关女权主义的什么东西?
原来,布列松是个强烈的“反消费主义者”。对于装腔作势的过于物质化的“消费主义”的生活,布列松的态度堪称“厌恶”。这个场景打动了布列松并形成了一幅作品,便是表达了他的这一立场。
本来是为了晒太阳,却还要同时涂抹防晒霜。布列松认为这是一种矛盾的、荒诞的行为,是虚荣的中产阶级分子追时髦、好炫耀的内心反映。
不管晒太阳涂抹防晒霜的科学性如何,不管“消费主义”有多少合理性,反正布列松是不买账的,并用照片言说了自己的观点立场。
艺术的表达,不追求普遍真理,不追求大众的价值观,而是要表达艺术家独特的个体感受、认知。这便是艺术不同于科学等领域的一大魅力。
布列松的拍摄,不是浮光掠影的率性摄取,其快门百分之一秒闪动的背后,常常有着深刻又复杂的认知及思想观念作为支撑,其快门的频频开合,是时代的心跳,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息的脉动。

4.布列松作品的形式
从一开始,人们对于布列松的照片就有着“过于含蓄”的怨言。这影响了其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这是那个时代的媒体所不喜欢的,也是今天许多人及媒体所不买账的。然而布氏对于自己的这一“缺点”却不以为然,还“执迷不悟”地一生不予悔改。
其实,布列松的造型修养、造型能力是很棒的。这与他的天赋及早期的绘画训练不无关系。布列松作品的形式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致、隽永。
就此,我们不妨用两句中国的艺术名言,来辅助理解布氏照片的形式——“平淡之中见突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刺激的形式与平和的形式,好比川菜与淮扬菜,它们各有千秋。然而艺术作品越是走向高级,它的形式往往就越不“呛”人。
(图6)便是《艺术的故事》所收纳的摄影作品。

▲ 图6 《阿布鲁齐亚的阿奎拉即景》,斯坎诺,意大利,1951年。

关于这幅作品,贡布里希写道:“许多游客也可能拍下如画的意大利乡村景色的快照,但哪一位都绝不可能创造出像卡蒂埃-布列松《阿布鲁齐亚的阿奎拉即景》(Aquila degli Abruzzi)那样令人信服的图像。卡蒂埃-布列松随身带着小型相机,体验了那种手扣扳机,静伏等待‘射击’那一刻的猎人的兴奋。但他也承认‘酷爱几何学’,这使他精心选择取景器中的任何场景。这样拍出的照片使我们有亲临其境之感,我们感觉到搬运面包的妇女在陡坡道中上上下下,同时仍然为整个构图——栏杆和台阶,教堂和远处的房舍——所吸引,其趣味盎然,能与更为精心设计的绘画比美。”
比起画家在画布上经营形式,摄影师控制照片的形式,有着很大的被动性。贡布里希认为,这张照片“能与更为精心设计的绘画比美”,这是对布列松的造型能力及这幅照片不一般的褒奖。
是的,这幅街景照片的形式确实很美。多组线条的组合很美,多个(组)人物的关系也很美……画面的总体构成堪称绝妙,宛如一曲和谐优美的室内乐。照片中的所有造型要素都不能被摄影师支配,这么多的人物,又都在不受控制地移动着。
一位摄影师拍得这样的作品,既是他个人能力的显现,往往也有着天意的帮扶,是必然与偶然的完美联姻。
然而贡布里希评价这张摄影作品,还是站在绘画的角度,倾向于用绘画的标准来言说。摄影有着与绘画不同的美学特点、审美价值,而且在不断发展强大着。《艺术的故事》成书的年代,摄影的美学特点与审美价值、社会作用早已显现,可见当年40岁左右的贡布里希对于摄影并没有多少关注与研究,他很可能是鉴于摄影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而不得已在书中带上它一笔。

5.关于《传奇布列松》
《传奇布列松》堪称出版物之上品,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出色的“钥匙功能”。
本书对于布列松及其作品进行了分期、分类的介绍。介绍的内容侧重某一时期、某一类的作品诞生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思想观念背景,以及某一专题作品受委托拍摄的情况,于是,读者只要将布列松的某一张照片进行时段、类别的归属,便可较顺利地解读这张照片。

欧美,越是高素养的家庭,就越会用阅读画册的习惯替代看电视的习惯。

阳光使小小的茶空间温暖又光影斑斓,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悠然与伟大的智者攀谈,灵魂向上帝的方向张望。
(本文图片及部分引文摘自《传奇布列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窦海军
2021-11-3(12日改)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