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光和构图是摄影者的摄影基础,也就是犹如幼儿园的学生学会了使用拼音和字母并知道了阿拉伯数字可以用来计数,为接下来进入小学打下基础。学会用光和构图需要知道所使用的镜头的透视特点,犹如广角和长焦分别具有的透视强化感和场景压缩感要清楚一样,感光度调节和白平衡设定要熟练也在此列。 (布达拉宫尽量不发生严重的透视变形是我所追求的) 很多的摄影者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其实并没有离开所谓的“拍摄清楚了”这个层阶,并凭借拍摄清楚了的几个有意思的画面参加几次比赛并侥幸入选,以为就对摄影融会贯通了。其实拍摄清楚了和能开车上路的驾驶员一样,距离赛车手玩漂移的程度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虚化并不仅仅是美感,虚化是为了让拍摄者强化某个被拍摄体的特征所提供的最佳技术条件和拥有更大创作自由度的灵活空间。因为虚化仅仅是略贵一点的大光圈镜头就能实现的,只要买到那个镜头就可以了。虚化是可以助力拍摄者刻画灵魂的,可啥才叫灵魂呢。虚化可以使画面看上去干净,而干净的画面绝不仅仅只有通过虚化才能获得,减去多余的部分,排除在取景器之外,合理的构图也是获得虚化的关键。
支好三脚架,对准被拍摄体,选择足够快的快门速度,就能获取清晰的画面。拍摄一张清晰的摄影画面很难吗?只要有耐心,不怕麻烦,就这么容易。然而拍摄清晰了的好看的画面就叫摄影吗?的确叫做摄影,如果画面无法传达出观赏者看得懂的观念,只能算摄影的初级阶段,就如同一个初学者牢记住了一架钢琴的键盘音符位置,并能机械的弹奏一首贝多芬交响曲了。但是手指在各键盘之间因由自己的理解所释放出的不同力道而诞生的乐律乐感绝非机械的弹奏所能比的。摄影也一样,没有独特性的清晰画面的可欣赏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消失了。
花卉草木都是有生命的,既有自己固有的生命规律,也有其特有的繁育规律。山川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宏伟和辽阔,还在于其独特性所孕育的生命类型,那些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间的互相依赖是山川的灵气和气度所在。人的环境适应性和性格的独特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者的根本,学养和知识层次是构成社会属性的人的个体差别所在。了解一个人是拍摄好这个人的基础,缺乏了解的拍摄和街拍陌生人殊途同归,大同小异。
拍摄啥就要了解啥、研究啥、观察啥,了解的越透彻、观察的越细致就越有可能刻画出其丰富内涵,传递出更丰富的信息,在对被拍摄体洞察分毫基础上的拍摄者主观创意能力是摄影的灵魂,是区别你和他者对摄影的理解和把控力之所在。如果你拍摄之前无法预知你将会拍摄到什么效果,而是仅能通过在拍摄完后回放照片才能获知自己的拍摄成果,从中挑选满意的,也无可非议,但距离有目的有规划的拍摄者主导性的摄影还距离遥远。如果拍摄之前根本就无法预知自己要拍摄的效果,那就趁机踏下心来耐心的学习摄影的相关知识,少拍摄,多思考。基本功不仅仅体现在按动快门的练习上,而更在于提升洞察力和判断力的内功上。练好内功,提升洞察力判断力,然后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的按下快门才有获得你想要的效果的最大可能。敏锐的洞察力(选择拍摄啥)、准确的判断力(合理构图)和果断的执行力(不失时机的按动快门)是完成摄影的三部曲,而其中的预判力将决定影像效果是否能达到你的预期(将由你选用的相机类型、配套镜头、感光度、白平衡、光圈、快门、位置、角度、虚实等来定格物化的画面)。
拍摄之前,你必须要知道你要拍摄到的效果是啥样子的,为何要获得这样的效果,想达到什么目的,传达什么拍摄意图。然后再反过来通过技术手段选用摄影器材和相关的技术参数的设定,最终完成拍摄。因为拍摄是永不停滞的动态行为,拍摄场景随时变化,你还要有应对场景变换随时调整技术手段的灵活性。任何的拍摄行为,犹豫不决都将会是错失良机的罪魁祸首。
天资聪颖和勤奋学习是通达摄影第一步的生命基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量过程是有利的阶梯,我从来不相信离开智慧的大脑和对大脑的深度开发就能完成跨越,实现超越。 喜欢臭哈苏的朋友,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选择识别二维码后加关注,你将会第一时间获得臭哈苏此后发布的所有精彩内容。 臭哈苏 图文:经臭哈苏先生授权,同意中国摄影在线发布。转发,须经作者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