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17“名家月月谈”首场讲座在中华世纪坛开启,著名摄影艺术家陈长芬先生带来演讲《摄影啊,回来吧!》,与观众分享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实践的感受和体悟。
开讲之前,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朱洪宇首先向观众揭晓了北京国际摄影周2017的主题: “摄影:本来与未来”,阐述了这个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摄影:本来与未来 本来,摄影是人类的一种梦想,梦想以影像方式纪录自己的观看和活动。 本来,摄影是一次技术追寻的跋涉和长征,全世界有无数的能工巧匠投身于此,艰苦探索,不断革命,才推动影像生产达到目前大众化、日常化的水平。 本来,摄影是一种艺术追求。所有热爱摄影的人,都试图面对生活,运用相机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回顾摄影发展的历史,我们能不忘初心,不断延伸对摄影的本体探索;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摄影是如同一种元素、一种气息、一道光,将融合在VR等新的时空穿越和转换中。 面向未来 北京国际摄影周将是一个促进国际摄影学术的交流平台;是一个促进中国影像艺术前进的平台;是一个促进摄影市场发展的平台。 摄影,在本来、外来、未来的交互作用中,将继续拓展自身边界,充实文化内涵。
随后,陈长芬先生开始了2个小时的分享和交流。
“只要我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我就要拍照” 关于摄影,陈长芬先生认为,在摄影技术发明近180年的历史中,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见证,见证人类、见证时代、见证**。他用自己的摄影来呈现人类命运的形象,因为他认为,相比文字和绘画而言,摄影是最完整、最真实、最可以信赖的表达,所有酸甜苦辣在影像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有良知的摄影师,就应该把镜头对准**、对准自然、对准人。他先后就《黄河三部曲》、《长江三部曲》、《长城》、《长城史诗》、《裂变》、《日月》等代表作,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念和照片背后的故事。他说,“我非常感恩时代、感恩世界、感恩**、感恩**的人、感恩自然,感谢摄影给自己的欢乐、知识和身心健康的东西。”
陈长芬先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长城代表作《纵横万里》,亦名《红长城》
作品《日月》
97岁老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拍照 陈长芬先生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