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商业绑架 ——《长沙晚报》窦海军
就像大多数汽车司机会被4S店绑架一样,大多数摄影人也会被照相机商绑架。这是现代高科技商业的通病,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摆脱这种绑架。
相机和电脑一样,只要沾上它,就会不断地被产品的更新换代牵着鼻子走,使你的钱包成为商家的一个小源泉,所以,买相机时把握住关键因素,尽量拉长更换器材的周期,是最能省钱的一招。例如,提高像素是数码相机花样翻新的一大说辞,但是大多数人的拍摄目的,根本就用不着那么高的像素,即使很专业的艺术创作,也不是所有的风格都很在乎高像素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购买适当的相机,否则会花大把的冤枉钱。例如,若不是以拍体育为主,就没必要买很大光圈的镜头,而一只镜头的最大光圈从f4提升到f2.8,价钱翻倍都算仁慈。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一只一两万元镜头的最大光圈成像质量,往往不如一只三千元镜头的最优光圈成像质量好。
第三,不要轻信摄影家或售货员对相机的评价,对于高科技的相机,他们都是半瓶子醋。摄影家的经验之谈,经常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相机的高端技术指标大都超出人的感官能力,只有严格的科学测试,才能看清真相。例如,用实拍比较的方法,大部分人是无法对两个镜头的质量做出正确评价的。
更加重要的是,获得高技术质量的照片本是个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能力精细地控制这一系统中的每个环节,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再好的相机、镜头也意义不大。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在10年以上拍摄经验的人中,起码有95%的人连构成这个系统的诸多环节都说不全(这是个保守的估计)。所以,大多数人通过昂贵的器材获得的往往不是高素质的照片,而只是一些心理安慰。例如,很多人会把照片拍得有点虚,虚得小尺寸时肉眼很难识别,一般人不但察觉不到,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更谈不上拿出解决方案。
我30多年的摄龄,自认为还是个很较真的人,摄影高等教育就弄了两次,若不是十多年前听了钱元凯老先生的课(对于相机的研究,中国无出其右),至今一定还是个自以为是的器材糊涂蛋。如今虽然在整体认识上不那么糊涂了,但是精细解析各款相机的能力也还是不及格水平。我甚至敢断言,中国教摄影器材、技术课的老师们,也大都是在及格线上下摇晃。
相机如此玄妙,真行家又极少,一般人只能注意以下几个大原则了。尽量关注中、高档机,别轻易买专业机。专业机昂贵,大多数人连其功能的50%都用不到,而这些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的功能,却是你花钱买来的;新出的款型不要买,因为它有个成熟改进的过程,而且价格会很高;尽量买知名大公司的东西,他们研发实力雄厚,制造传统悠久。
其实不被器材商绑架的最好办法,也是最省钱的途径,就是努力钻研,提高摄影技术水平。就像开车最安全的招数不是买好车,而是加强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水平。
如今很多发烧友都追求单反相机,而我两年前就把一套佳能5D送了人,一直只用两个小微单。前些天又去蹭钱老师的课,他说单反被微单取代,是大趋势。我为自己的上述行为而沾沾自喜,因为我也是这个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