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青年摄影研讨会讲座录音
珠澳青年摄影研讨会讲座录音讲座名称:珠澳青年摄影研讨会
讲座时间:2014年5月18日
讲座地点:珠海市文化馆
主讲人:蔡焕松、吴旗
蔡焕松:
曾经在内地举办了“穗港澳摄影作品展览”,轰动全中国,我这里有一个具体数字,穗港澳影展一共有98位摄影家参加,224幅作品,1957年4月7日至21日在北京美术馆展出, 16500人购票参观,三地摄影家联手,目的是成立广东的摄影家协会。广东成立摄影家协会以后,从第一届到第八届的领导架构中,都有澳门的顾问、澳门的理事。这意味着几十年,澳门摄影界与广东摄影界很紧密的联系互动,改革开放以后,澳门许多摄影家到内地进行创作,也是通过与广东摄影界的联系为渠道。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尽管在机制上产生了变化,但是摄影界影友之间的共同探索艺术的情谊没变,这给我们珠海与澳门的年轻人在摄影艺术追求的探索方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产。
说到珠澳青年摄影现状,我认真看了珠澳两地青年的作品,现在讲讲我的一些看法。在历史发展来看,澳门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一直按照沙龙这条道路在走。中间的一段时间珠海也有一些变化,比如李伟坤等一批摄影家,也是从沙龙起步,我也是从沙龙起步,所以大家都是在这条路在走。后来有了一些演变,特别是本世纪开始之后,广东的摄影倡导多元发展,在艺术方面还是一直往前走,在纪实摄影方面有了比较大的突破。澳门方面还是一直沿着沙龙在走,但是在这次展览中我很高兴的看到澳门新的一代在往当代的观念走。
下面我就讲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发展珠海、澳门和广东之间历史上的友谊,继续发展,把两地的友谊建设得更好。我提了三个回归给大家检讨:第一个回归,希望青年朋友们回归到摄影本体上。数码摄影的出现,为广大的摄影人带来了施展才华展开艺术思维的翅膀,这是好事,也希望大家的作品里面能够接触现代科学手段,把作品表现的更好。但是大家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摄影是靠什么发展到今天的?靠的是摄影本体,假如在发展过程中丢了本体,就丢了根,摄影的可信性到哪里去了?这是值得大家考虑的一个问题。第二是回归主观本体。这次看了展览我有一个感受,在这些作品里能看到年轻人的思维的东西太少,很多东西还在重复着我们的前辈们,甚至是一百年前的手法都有。青年本来是最容易接受新思想的年纪,所以我希望在拍片的时候应该回归到你们的生理年龄上。年轻,要有创造性,因为你们没有负担,所以要打开思路。作为前辈们,他们有他们的历史局限,比如我们当年作品的发布只有两个平台,要么参加展览,要么发表在刊物上,所以逼不得已我们要迁就迎合不同的评委,所以形成了一种模式,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无奈,是无法抗拒的。你们现在遇到一个伟大的时代,网络时代和读图时代,你自己就有权确定你的作品是否跟全世界的人分享,假如你不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拿出年轻人认识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却要迎合某些人、某个机构给你制定的方法去执行,那就亏了,等你们成熟之后,会后悔的。我很欣赏这次澳门的作品中,有两三组比较有青年人的思维。第三,我希望你们回归到民族的根。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国外的东西进来,这其中当然有好的,也有很多不足的,我认为,作为澳门和珠海的年轻人,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们要用民族的影像话语,宣布我们存在的必要,我们的前辈也是做过很多努力,但他们有他们的历史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观点来批评他们,他们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作为现在这代人,更应该解放思想,去拍更好的作品。
吴旗:
感谢大家来参加讲座,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意见。
港澳的摄影以前都是沙龙的较多,对内地的摄影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摄影有了很多的变化,比如诗歌、散文很美好,但是我想说恐怖小说也很好看。所以说,摄影是多元的,我并不是说沙龙不好,沙龙就像散文、诗歌,永远都是美好的。我们总看这些会不会有些腻呢?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我们会发现更多耐人寻味的地方。看了珠澳青年摄影作品,年轻人是否有些新的想法,我想提出一些自己对于当代摄影作品创作的认识。
首先是感悟生活。摄影是从生活中来的,你总是拍一朵花很美,这种美也是一种意境,因为大家都知道它美,我不否认它很美,但是还有更多更耐人寻味的东西,这些东西从哪里来?所以说是从感悟生活中来,感悟生活是要发现问题,当代摄影主要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是从生活中来的,再抽离出一种观点,就观点来进行发挥、探索,或者说是一些思想的折射,后期,甚至是前期是不择手段的,因为对于当代摄影来说,相机只不过是一支笔,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笔,表达摄影人想表达的东西,这与器材的好坏有关系,也没有很大关系。
其次是现实纪录,抽离观念。通过其他人拍的作品来结合我们的想法、观点。这个作品的作者叫木格,拍的是三峡,这组作品是通过直观的表现,但并不像一些纪录摄影,他是通过人内在的东西,来表现对失去三峡精神的一种感受。这是我的作品,叫做中国魔方系列,这幅作品也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意思是姜健老师在一个摄影年会上发言,我就拍了一组,从中抽离出概念,并不是说我想表达某年某月某日这位老师在摄影年会上发言,也没有意义,我是想讲话语权的问题,他在倾听,然后喜笑颜开,接着按捺不住,然后侃侃而谈,接着发出质问,然后不屑一顾,接着不言语,最后不耐烦了,不听了。这就是我要表达的主题,中国魔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说话语权是像魔方一样被背后的一种力量在玩弄,并不是简单的说某年某月某日在摄影年会上发言,所以说叫抽离观念,依靠手段。另外,还有这组照片也是拍的三峡,但是跟刚才的作者不同,这里的水是靠电脑合成的,片子里的人戴了一个呼吸器,在剪头、聊天,这里的呼吸器就是当代的一个手段,如果没有呼吸器,那就是鬼魂在这里不愿意走,这个地方已经被淹过了。戴了呼吸器,表达这些老人宁可戴着呼吸器,也不想离开这里,所以跟之前另一位作品拍摄的三峡有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手法,但是他们都是在说一个事。
下面再讲后期制作,再造观念。这幅作品叫《隐逸》,是靠电脑做的,本来人在照片里有健身的架子、车子等,但是作者将这些东西抽出来,让人产生很多回味之处。下面这组是讲山水的,放大之后看到的是脚手架、电线杆,也是用电脑做的,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古画,还有印章。这组是我的作品,也是我中国魔方系列,我把它也做成了九宫格,这是上海世博会的时候荷兰馆里有很多木雕的羊,每天进入展馆的人有几十万,这些人没有地方休息,就把这种木雕的羊当成了座椅,坐在上面享受,当时我看到这个场景就觉得这就是我的作品,于是我在那拍了一天,现在这个作品是合成在一起的,大概有一百只这种羊和一百多个人,里面的人有各种状态,这其实是一种影射,我们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房子是有限的,我们的羊也是有限的,羊和绿地在这里都影射着我们的资源,所以我的标题叫《资源》,照片中大人和小孩子都在抢,有在上面吃喝、打闹等等的行为,这不就是我们社会当今的状态么?我们很多很多的资源都在这种状态之下,你抢到手了就在上面享乐,没有抢到的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这就是我抽离出来的想法,形成的魔方系列,这也是通过电脑合成的,当然艺术是允许创造的。
最后再讲观念在先,去摆拍导演。像这些作品,是对儿童过去的一些记忆做一些摆拍。下面这组是我的作品《白天不懂夜的黑》,也是我结合了摆拍和现实机遇的碰撞,我带一个人在现实中的投像,产生出人对夜晚的不安和恐惧,表达作品中夜晚的感受。所以这组作品还是从生活中而来,如果空想,是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摆法。
今天我通过这些摄影家的作品抛砖引玉,希望珠海和澳门的朋友看到这些作品能够对沙龙的反思,我不反对拍沙龙,如果你要是有一些想法的时候,不妨去写一篇恐怖小说,谢谢。(整理:中国摄影在线,未经作者本人确认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