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vl 发表于 2012-2-8 17:37:13

数码时代关于纪实摄影的思考---[谢白]

数码时代关于纪实摄影的思考---[谢白]
【文章摘要】数码时代为有170多年的摄影打上了独特的印记。在数码时代,许多以前的定义被改写了。摄影人有必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正确的对待计算机技术对待纪实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不可逾越道德的底线,也不可偏废必要处理。对于摄影技术的进步,积极面对,努力学习,拓展创作的空间。提高纪实摄影的艺术性,增加纪实摄影的文化含量和意识含量。使得纪实摄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

    【关键词】纪实摄影后期制作多次曝光艺术寓意   

    纪实摄影它的纪实性。是摄影本体美学特征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被大家广泛认同的一个艺术特征,满足了人们眼见为实的诉求。通过图像直观的传播着历史的信息和情感的信息。摄影术诞生的170多年的历史中,无时不在表现着它的这个美学特征,无时不在的满足人们眼见为实的诉求。然而,历史的步伐,在进入数码和计算机时代后,纪实摄影的纪实性常常被质疑。眼见未必为实的事件常有发生。是技术改变了它的纪实性,还是利益改变人类的道德?我们不要怀疑纪实摄影的本体特征,需要的是更加坚定我们记录历史决心,加固我们道德大堤的根基。同时,我也必须理智的看待摄影技术的进步,必然的要带来摄影理念、摄影技法和表现手法上的一些变化。我们应当迎合这个变化,为纪实摄影打上时代的印记。

   一, 后期技术对于作品的处理

   对于运用电脑技术修改、制作摄影图片,一直时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我们今天来讨论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的电脑修改和制作的问题。我们回顾一下摄影的发展历史。在数码摄影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我们的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都要经过暗房的制作来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都会运用剪裁,遮挡和加光的方法将对于画面中的一些部分进行处理,去掉一些“影响画面效果的细节”,还会对画面的四角进行加光压暗的处理。这些“遮挡和加光的方法”就如同今天使用电脑技术的“加”和“减”的方式一样。其实,最大的“减”就是对于画面的剪裁。利用剪裁来强化作者对于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中事件的观点。其实,这就是摄影师对于现实的画面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摄影师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即便是使用现有的图片,如何剪裁,也是和剪裁者所属的社会性以及所处利益集团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绝对的真实性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在国外媒体对于“拉萨事件”中,使用中国方面提供的图片,剪裁后对事件进行歪曲报道中已经有所领教。但是,“昨天”并没有对于这样的“加”或“减”的方式进行批评,为什么“今天”就对于“加”和“减”有如此强烈的敏感呢?是因为“真实性”意识的快速提高?还是什么其它的原因?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摄影从胶片时代走入数码技术时代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到并非“真实性”意识的快速提高。其中就有对于运用数码技术制作了照片,在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不满和淡淡的醋意。对于老技术的留念和固步自封。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心理对于使用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可能并不能马上接受这样的说法。但是,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是存在这样的想法。正是这种潜意识,对于理性的面对和评价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正是这样的潜意识,使得追求照片“真实性”的现象有所扩大,甚至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个巨大思潮。围剿“假照片”几乎形成了一个潮流,搞得作者紧张,评委紧张。于是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做法。“照片不得作任何一点修改”,必要的画面四角加暗和无关紧要的局部的处理都不能做。甚至,“追求照片‘真实性’”的现象扩展到了几乎涉及摄影的所有类别。我称之为“泛真实性”现象。这种“泛真实性”的现象对于摄影艺术的全面的发展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原则主要的挑战依然是“主观意识的安排”。可是我们在检验图片真实性得时候,常常对于“主观意识的安排”给以了极大得宽容和认可。其实“主观意识的安排”的手法,才更具有危害性。这样的新闻和纪实类摄影图片比文字的报道更具欺骗性。纪实类摄影作品是否能够进行电脑技术进行制作。我以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我反对在新闻纪实摄影作品中,对于新闻主体的“加”和“减”的制作。但是,我以为不必要对于一些画面中的细微删减进行苛求。不必为“修掉一根扁担”。“修掉一片废纸”这样没有改变纪实内容的细节,而大声的斥责为“假照片”。 绝对的允许制作和绝对的反对制作的一刀切的做法,我以为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具体的对待。其中需要摄影界在摄影师的一端和评委一端共同努力。摄影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明晰不同类别作品的组成和界线,正确的提供摄影作品的信息。评委一端需要有严格的学养做支撑,对于作品做出负责任的界定,运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别的作品。通过比赛中的评定,引导摄影的走向。可惜的是;中国的现实常常是出于懒政的需要,搞一刀切和走极端。结果并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摄影氛围,反倒是混淆了摄影类别的评判标准,失去了摄影创作的良好环境。

   我们需要的是筑高加厚我们的道德大坝,维护新闻纪实摄影作品的真实性。

    二, 照相机技术对于摄影技术的推进

   回顾摄影术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见这样的一个脉络;摄影技术和摄影理念的进步是互相促进着的发展。摄影技术为摄影理念的实现提供技术平台,给摄影师实现自己摄影理念提供一个平台。摄影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摄影理念,要求摄影技术提供一个技术平台。正是这样的互相不断需求和满足,要求和实现,这样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摄影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数码和计算机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推出,为我们的拍摄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拓展了我们创作的技术空间。然而,对于新技术的出现,有人持“九斤老太”的观念,新的不如旧的好。甚至教条的看待“新技术”与“老观念”的冲突。数码时代,这样的冲突常常会在现实中出现。

   新技术必然带来新的拍摄手法。例如;一次教学实习中,面对高光比的风景拍摄。带教老师听到了照相机连拍的声音。带教老师大声的批评了同学;拍风光不是拍体育,要用连拍吗?但是,事后在和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这是同学在使用新技术“高动感范围影像(HDRI)”进行拍摄。连拍是在使用“括弧曝光法”拍摄,为的是后期制作中,将作品的光比记录范围扩展,记录下不同层次的细节。在后期制作中,作品的亮部细节和暗部细节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技术要求有不同的拍摄手法。拍摄风光也需要连拍。

    新技术也带来对于老观念的冲击。中国新闻摄影协会的章程中就有这样的条款;新闻摄影中不得使用多次曝光技术。规定的制定有着它时代的局限,制定规章时还是胶片时代。使用多次曝光手法拍摄,必然要对拍摄对象进行摆布和导演,拒绝“多次曝光手法拍摄”就是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在摄影进入数码和计算机时代,数码照相机上就有多次曝光功能。拍摄者,用不着对被拍摄者进行“摆布和导演”,就能拍摄出多次曝光的照片。这样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的用于体育、舞台和野生动物的创作拍摄中。它完全的符合“不得摆布和导演”的条款,只是将记录一个瞬间拓展到记录几个瞬间。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就不能用老条款来指责和批评。相反的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使用新技术,拓展创作空间。通过实践来推动条款的修正。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 纪实摄影艺术性的提升

    纪实摄影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说提高纪实摄影的艺术性,是指广义的纪实摄影而言。也就是涵盖所有的纪实摄影类别。它包括风光摄影、产品摄影和社会纪实摄影。

    有人质疑这样的命题,我们摄影几十年了,难道我们的摄影作品还不具有艺术性吗?这是不是对于初学者的一个命题吗?是的,我们都有几十年的拍摄经历了,我们对于光的运用,构图的规则都烂熟于心。但是,这些只是艺术性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要在原地踏步的停顿不前,需要更上一层楼。许多摄影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拍摄了几十年,还是这个样子,没感觉到有什么提高。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作品中缺乏思想内涵和文化意味。感觉到了困惑,就是进步的开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艺术。艺术有一种解说就是;“艺术是对于有意味的图谋的尚美求新的表诉”表诉不是表白,也不是表现。表诉,是人类借助某种媒介的表呈与述说。尚美不是唯美,尚美是对于美的追求,其结果未必是美。重要的是“有意味的图谋”。也就是画面中的被拍摄体有寓意,画面构成要有寓意,这种寓意可以是政治的寓意,也可以是文化的寓意,还可以是情感的寓意。通过寓意寄托情感,传递美好。通过寓意,储存记忆,传承文化。通过寓意,表明观点。通过摄影画面传达作者自己对于事物的观点和思想。

    寓意的载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就是我们讲的物体的寓意。我们的社会生活知识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物体的寓意。例如;电脑寓意着信息,汽车寓意着消费,房产寓意财富,红色寓意革命、血腥,白色寓意纯洁、恐怖,蓝色寓意开阔、寒冷,绿色寓意生命。中国文化中的寓意内涵就更多了;蝙蝠寓意“福”,鹿寓意“俸禄”,喜鹊落在梅枝上寓意“喜上眉梢”。

    寓意的载体,还可以是画面的构成。这是近年来国际上常使用的表达寓意的方法。利用画面构成的特别形式,引起对于读者生理感官的刺激,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传达作者的感悟。例如;地平线的倾斜即寓意着运动,也寓意着不平等。地平线对画面的水平平分,视觉上造成画面分割的感觉,它可引起人们心理上分离的感觉。将被摄体有意的安排在画面的边角,寓意失意、被遗忘的心理感觉。从画面上看到的是客观的记录,但是传达的是作者对于事物的认识和感悟。

   这种对于画面“有意味的图谋”,是纪实摄影艺术性的高级阶段。它是建立在符号学、文化学识和社会学学识之上的艺术形式。对于摄影人来说,它的功夫在摄影技术之外。需要更多的学习文化和各种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吸收、融汇和有机的使用这些知识,使得自己的摄影作品在上层楼,达到新的艺术高度。

cheshou 发表于 2012-2-8 20:27:51

真是一篇好文章,拜读了!!!

李义明 发表于 2012-2-8 22:00:51

确实是一篇好论文.拜读了.

美景家园 发表于 2012-2-9 00:07:29

非常赞同这些观点看法!满脑子胶片时代思想的人还不少,特别是摄影界的有些权威人士思想转不过弯。我认为这个帖子太好了!

晓泽 发表于 2014-12-22 16:38:59

自从摄影技术步入数字时代,它便改变了传统摄影的模式。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摄影领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为摄影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而又崭新的空间。本文结合实际,从摄影人和评委读者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尤其是“艺术是对于有意味的图谋的尚美求新的表诉”观点值得我深入的领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码时代关于纪实摄影的思考---[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