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罗斯摄影遇到中国摄影节
“我越是努力地去了解俄罗斯,就越感到困惑,我想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却发现是不可能的,俄罗斯是一个分离的星球,一个巨大的,复杂而又简单的,同时也是粗糙不平的,却又让人怜爱让人着迷的星球。”出生于波兰,目前居住在俄罗斯的摄影师Rafal Milach在他的作品《七个房间》开头如此写道。<br/> 关于俄罗斯摄影或者说有关俄罗斯题材的摄影,近几年很难大规模见到。此次在平遥土仓展区的联展“盒子里的梦”就是一次集中展示。<br/> “我们此次参展的摄影师共有11个,一个来自荷兰,一个来自波兰,其他的全部都是来自俄罗斯”。本次俄罗斯联展“盒子里的梦”策展人伊琳娜•契梅瑞娃说。 <p align="center"><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4_1354158.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p><p align="center">Rafal Milach作品</p><p align="center"><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6_3015675.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p><p align="center"><br/> <strong> 荒野景观、喝烂酒、跳脱衣舞:俄罗斯式的无意识状态</strong></p><p><br/> 在摄影师尼基塔•玛什金的作品中,俄罗斯青年们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混沌状态,镜头里的他们整天钻在酒吧里,无所事事,烟雾缭绕中,带着迷离的眼神去抓脱衣舞娘身上坠落的丝带。<br/> “虽然你可能看不惯,但这就是俄罗斯” 策展人伊琳娜•契梅瑞娃指着尼基塔•玛什金的作品《夜总会》说,在她的策展初衷里,就是要真实地去反映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摄影。<br/> 荷兰摄影师比•弗劳艾斯的《荒野》便是一种嫁接在大自然上的精神思考,他借助于数码摄影技术处理,来表现自己对于俄罗斯的思考,风吹过散落着工厂运输管道的荒野,河流寂静中透着死亡气息。对于这组作品的解读,比•弗劳艾斯的解读,是想探讨人与现代文明的一种关系,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信任感在逐渐减少,他想探讨的就是消费时代的信仰缺失和社会的无政府状态。</p><p align="center"> <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6_307389.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p><p align="center">比•弗劳艾斯的《荒野》 jack摄</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strong> 一只熊的几个动作:政治关系就像性关系</strong></p><p><br/> 一头笨熊认真地翻看一本红色的俄语版《列宁选集》,如此反讽的场景正好是摄影师格雷格利•马奥费斯的作品看点。熊是俄罗斯的象征,而列宁是前苏联时代的政治偶像,“列宁有个说法,即政治就是头脑加双手” 伊琳娜•契梅瑞娃这样简单地暗示这组作品对于政治的讨论。<br/> 而这只熊不仅仅看《列宁选集》,还会站在沙发上,地上放着一双女人的鞋,这样暧昧不明的意味在伊琳娜•契梅瑞娃的解读里就是“政治关系就像性关系,充满着暧昧”。<br/> 据伊琳娜•契梅瑞娃介绍,本组作品的制作采用了19世纪在法国流行的碳素印相法,这种将画意摄影推向高峰的印相方法被高质量地用于格雷格利•马奥费斯的作品中。</p><p align="center"> <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6_3079131.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p><p align="center">熊在看《列宁选集》</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 <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6_3018652.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p><p align="center">俄罗斯联展作品 jack摄</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联展作品 jack<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6_4587304.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摄<br/></p><p align="center"> <strong>当俄罗斯摄影遇到中国摄影节</strong></p><strong></strong><p align="left"><br/><br/> “我们这次来要展示的就是创意和思想” 伊琳娜•契梅瑞娃说,“但我们只完成了一点点”。因为这个展览当初来参加平遥摄影节的要求并没有被实现,本来是不需要加框的作品全部被主办方加上了框,并用玻璃装裱,造成了观看上的不便,而原本设计好的一组作品是在大理石地板上放一组作品,用厚玻璃压住作品,让观众在观看作品的时候,也可以从作品上踩过去,但摄影节观众看到的只是在几个破损的砖头上摆放的作品。“这在协议里是写得很清楚的,但主办方没有实现许诺” 伊琳娜•契梅瑞娃很遗憾地说,“输出上也不好”。<br/> 作为平遥摄影节国际部分最具水准和观看度的展览在很重要的环节上并没有得到主办方的重视。<br/> 我们看到的创意实现了的就是那个“盒子里的梦”:中间展区是一些偏重于神秘的作品,而外围展区的作品就显得较为真实和存在感。“中间展区的作品就是梦,所以神秘,但它是要向外延伸的” 伊琳娜•契梅瑞娃这样解释空间上的创意。</p><p align="center"> <img id="lightboxImage" src="http://www.cphoto.net/UserFiles/1111529HICG/2010_05_23_13_26_4579018.jpg" style="FILTER: ; ZOOM: 1; opacity: null;" alt=""/></p><p align="center">没有实现的作品设计 ,观众也不能踩上去。 jack 摄</p><p align="left"> </p><p align="left"> <strong> 特别</strong><strong>鸣谢:贾新城为本次采访提供的俄语翻译支持。</strong></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23 13:30:43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