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当这个瞬间来临时,周围的诸种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并显示出某一事件的完整面貌。这个即逝的瞬间,就是决定性的。作为摄影师,应该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地抓住这些难得的片段。有趣的是,坊间曾有传言,说布列松本人不接受别人拍摄,比如他所为人熟知的那张肖像,他还曾因为别人未经允许拍摄,打过官司。而这段网络上流传的,由法国电视节目《现代历险》播出的1962年他在街头进行拍摄和自述的录像资料,现在看来甚是珍贵。他标志性的徕卡相机、50mm标头以及独特的抓拍“舞步”,影响了一代热爱摄影的人们,并成为“摄影黑皮书”系列中一位极具分量的书写对象。 3月9日,“摄影黑皮书”暨封面原作收藏展(杭州)开幕。此次展出了全套197本“摄影黑皮书”,另有28本摄影师签名版,同时展出其中32幅“摄影黑皮书”的封面作品原作,其中也包括布列松的部分影像。 本文为萧沉(诗人、摄影批评家)读解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黑皮书 封面作品:1933年,意大利萨勒诺 布列松25岁在意大利-萨勒诺拍下的这张照片,算是他开始弃画从影的早期作品了。当时,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正流布于欧洲,年轻的布列松也倾心于这种重在表达梦幻般的自动主义文艺思潮,并试图通过摄影来加以体现。事实上,他这时期的摄影并不完全符合此派理论家安德烈-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强调的“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偏见”,而是偏重于讲求几何学分割与构图形式的米罗式超现实主义绘画。左墙遮挡下的梯形阴影,正面墙上的长方形,以及中间由站立的人与横卧的木车所形成的圆和三角…… 展览现场。 形式了,太形式了,虽然形式也是内容,但这个内容只是几何构图审美而已。难怪四年后,他在西班牙结识小他五岁的罗伯特-卡帕时,卡帕毫不客气地对他说----“不要给自己的摄影贴上超现实主义标签,做一个纪实摄影记者吧,否则你很容易落进形式的窠臼。放弃超现实主义吧,迈向现实,别犹豫”。卡帕是对的,当然,布列松在自己后来的纪实摄影中,也并未完全扔掉讲求几何构图的审美惯性,而是与各类社会现实做了有机的结合,这也是形成玛格南风格的基准点,一直影响到今天。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T&H版 1964年,法国巴黎穆夫达街 1964年,拍这张照片时的布列松已56岁并名满天下了,而他英文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法文版原书名《抓拍的影像》)也早就问世于十年前的欧洲。那时的欧美摄影界对他的“决定性瞬间”推崇备至,无论他拍了什么,即使内容没多少嚼头儿,也不会小看他瞬间抓取的切片。当然,布列松也不是那种轻易按快门的人,虽然他使用灵便的相机抓拍了一生,但因为青年时当过兵也打过猎的经历,养就了“预备-瞄准-然后才射击”的谨慎习性;所以,他街拍游逛一小时,往往只按三四下快门。这张男孩儿抱着两大瓶酒、满脸得意往家走的照片,表情与姿态抓取得恰到好处,虽然两脚没能框进画面,感觉对男孩儿在行进运动中的空间提前量已来不及留足,但仍不失为一张好照片。俯拍也是自然而真实的,成人的身高所致。顺便说句题外话,1964年也是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率先走出来与中国建交的一年,布列松虽没来中国,而另一位玛格南麾下的法国摄影师勒内-布里(Rene Burri)来了,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文革前夕中国社会的人文景象。 展览现场。 关于摄影师布列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也许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师。他力求在所有作品中达到内容和形式构图的完美平衡,为摄影带来了新的美学和实践,他是现代摄影新闻之父,他影响了无数追随者。他也是著名图片社“马格南”的创始者之一。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法国 1908–2004 ) 在摄影世界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始终占据着独特位置。他是第一位在卢浮宫展出作品的摄影师,在特里亚德出版的著名论文选集里,他作为唯一的一位摄影师,与勃纳尔、马蒂斯和毕加索被共同纳入其中;恩斯特·贡布里希所著的权威性著作《艺术的故事》中登载的唯一一幅摄影图片就是卡蒂埃-布列松所摄;数不清的荣誉笼罩着卡蒂埃-布列松,他是大师中的大师,是无数人事业的灵感源泉。 长久以来,卡蒂埃-布列松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历和最为人熟稔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布列松正处于20多岁的年纪,迫切地想要离开自己的富商家庭,走上真正独立的人生旅途。黑皮书封面作品就是这个时期卡蒂埃-布列松穿越欧洲南部之行开始时在意大利萨勒诺(Salerno)拍摄的,是他于1932年在马赛购买徕卡相机后拍摄的第一批图像之一。拥有一台徕卡便携相机,这对他的摄影生涯来说影响巨大。 卡蒂埃-布列松曾说:“当我买了第一架徕卡时,它变成了我眼睛的延伸”。轻巧、便携的小型相机的出现使得他携带相机长途旅行成为一种不再那么累赘的事情,也使“扫街”、“旅行快照”这些拍摄方式成为可能。 在这次旅行之前的1927-1928年间,卡蒂埃-布列松进入了洛特学院(Lhote Academy),师从安德烈·洛特。在那里学习的两年,卡蒂埃-布列松恋上了黄金分割、构图秩序,他自诩“沾染上了几何学的病毒。”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卡蒂埃-布列松平衡了光影、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几何构图,图中央的人物和马车又加强了这种构图。这也标志着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早期转折点,一种定义二十世纪新闻摄影的风格。 【展览名称】“摄影黑皮书”暨封面原作展 【展出时间】2020年03月09日-2020年07月31日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浙商创投中心B座402室 |